研者谨谨 大数据时代会计、审计的发展趋势_会计审计_安博体育最新登录地址-安博官网APP入口
研者谨谨 大数据时代会计、审计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24-06-17来源:会计审计

  当今,大数据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给现代会计、审计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要求我们把握大数据的特点,变革现代会计、审计的思维与技术和方法,推动大数据时代会计、审计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了企业会计、审计改革。量化的信息数据导致数据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这极大地影响了企业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然而,大数据就可把零乱复杂的会计和审计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并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前途。因此,将大数据融入企业会计审计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有利于提升公司会计审计的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为“大数据”下的定义:“大数据”是指为了更经济更有效地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具有4V特点: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处理速度快(Velocity),1秒定律,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三,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有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形式。第四,价值密度低,商业经济价值高(Value)。

  1、在大数据时代,不再依赖抽样分析收集过去无法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收集和处理整体的所有数据。

  2、在大数据时代,更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混杂性,不再热衷于追求数据的精确度,而是追求利用数据的效率。

  3、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热衷于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是充分的利用事物的相关关系。

  面对大数据所带来的新思维、新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会计、审计人需要应时而变来适应思维模式及数据处理模式的变化。大数据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会计中,会计专员只是在公司制作经营业务发生后才编制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一般用三至四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编制,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利用效率。随信息技术快速地发展,大数据技术使实时财务报告成为可能。实时财务报告是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较好交叉融合的产物,尤其对业务数据和风险控制“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特定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

  大数据能够让会计专员进行彻底革新,并有机会在企业中发挥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作用。会计专员通过种种技术不断收集、储存和传递的海量数据会改变会计工作的工作重心,从数据分析和挖掘过程中向企业领导提出预测性的重要趋势,并为股东和利益相关方创造新的财富。

  大数据的出现将颠覆现行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财务管理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领域,而是向销售、研发、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延伸和渗透,对于跟企业业务有关的一切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定位和主导任务。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管理拓展了传统财务管理的领域和范围,一些原本不属于传统财务管理范畴的业务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管理视野,可以将其称之为“综合财务管理”。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大数据时代,综合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与核心竞争力。

  抽样审计模式,由于抽取样本的有限性,而忽视了大量的业务活动,无法完全发现和揭示被审计单位的重大舞弊行为,隐藏着严重的审计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跨行业、跨企业搜集和分析,可以不用随机抽样方法,而采用搜集和分析被审计单位所有数据的总体审计模式。大数据环境下的总体审计模式是要分析与审计对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使得审计人能建立总体审计的思维模式,从总体的视角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问题。

  目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主要是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其格式固定,内容单一,包含的信息较少。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大范围的应用,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除了审计报告外,还有在审计过程中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的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能够给大家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用于改进经营管理,促进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提高综合审计成果的应用效果。

  审计人员的数字审计技术建立在精准的基础上,这种思维方法适用于掌握“小数据量’的情况,因需要分析的数据很少,所以审计人员一定尽可能精准地量化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相比依赖于小数据和精确性的时代,大数据因为更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混杂性,帮助审计人员进一步接近事情的真相,“局部”和“精确”的将不再是审计人员追求的目标,审计人员追求的是事物的“全貌”和“高效”。在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应使用分布式拓朴结构、云数据库、联网审计、数据挖掘等新型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以提高审计的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会计学家、审计学家,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同时担任中国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全国审计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1991年获中宣部、国家教委授予的“全国八十年代优秀大学生”光荣称号,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财政部授予的“会计学科带头人”称号,1998年获“国家级学术带头人”称号。

  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主要是做IT审计、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10多项课题;参与了国家审计署负责的国务院“金审工程”、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第一作者在《Kybernetes》(SCI)、《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EI)、《审计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IEEE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两项。

  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信息化博士后,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高级项目经理,中国云会计概念的提出者,会计教育专家委员会理事,重庆市首批会计咨询专家,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兼MPAcc教育中心主任,重庆理工大学云会计大数据智能研究所所长,“互联网+税务”大数据风险管理重庆市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主任,拥有工学、管理学、应用经济学多学科教育背景及企业近10年的技术研究、产品研究开发和公司运营管理经验,高校9年的财会审信息化教学研究经历,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持国家自科、国家社科等40余项课题,目前主要是做云会计、财务共享、会计与审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与项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