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重点审计了中央财政管理和决算草案、部门预算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扶贫等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审计单位多达
作为每年的固定工作,这一项报告中对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情况,以及审计发现并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做出详细报告,也侧面能够准确的看出国家对于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注的侧重点。
比如,2016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在财政投入上,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6年的审计工作重点就放在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上。
审计报告显示,2016年,审计署组织相关特派办与地方审计机关重点抽查了20个省的15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重点内容除2016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还增加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此外,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央企投资经营风险管控也进行了审计和披露。审计发现,部分企业投资经营风险管控比较薄弱。其中,抽查的20户企业中,发现超标准办会、购车、高档消费等问题5.19亿元。
作为中央财政管理、政策落实情况的“摸底考试”,成绩谁说了算?审计到底怎么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怎么处理?
对此,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专访了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姜江华,揭秘审计背后的故事。
记者:作为国家级别的审计,审计署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报告都包含哪些内容?
姜江华:主要内容还是围绕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当然,也包括政策跟踪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审计后察觉缺陷的整改情况。
审计工作大板块相对固定,但每年会在侧重点上有所调整。比如2016年的审计工作和往年相比,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情况是重中之重。
此外,去年审计还把促进和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这在报告中体现比较充分。包括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的审计、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是否落实到位均在去年加大了审计力度。
而违法违纪问题是审计署一直比较关注的,这几年持续保持着对违法违纪问题的高压态势。对重大的违纪违法、风险隐患、履职尽职不到位等方面也一直是依法一查到底,并推动追责问责。
再根据这个大的规划在每年年初的时候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其中,重点项目要报经国务院同意,其他则根据五年规划来制定。
计划制定后确定当年的审计项目。其中经济责任审计,比如对省委书记、省长、部长、高校校长等级别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中组部委托。
审计计划确定后,就开始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包括确定审计工作目标、重点内容、时间、具体的单位等方面。
然后将审计通知书提前三天递送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详细情况,如带队人、多少审计人员等。而在通知书后面会附上审计工作的八不准规定,以便监督审计组的廉政情况,然后才能进行现场审计工作。
一般审计两到三个月时间,提出问题和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后,审计组需要通过取证材料说明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然后交由对方核实后,形成审计报告,由审计组相关业务司多方面审核,包括定性是否准确、问题表述是否完整、处理意见是不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等,无误后还要回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这里就要求,被审计单位要在10天之内反馈意见,如有异议,进行书面反馈。
审计署再根据反馈意见,选择采纳合理意见后,经法规司审核无误后,由审计署领导审签。最后以的形式,将审计结果、审计意见等下发被审计单位,同时会注明将向社会进行公布。并且,除经济责任审计,其他均要求在60天内反馈整改情况。
如果是涉及违法违纪问题,需要做出审计决定书的情况,审计署会相应作出审计决定书,决定书具有法律效应,需要强制执行,比如资金挪用必须追回等。
姜江华:通常是分阶段进行的,每年的24月份主要进行预算执行,57月份主要是经济责任审计,8月份以后主要是专项资金审计。
但基本原则是1+2+1。第一个“1”是一个月审计准备,了解背景情况,进行数据分析;“2”是现场实施为期两个月的审计;最后的“1”是一个月时间,汇总起草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反馈等后续处理。
比如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审计署会要督促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尽快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政策落地;
如果涉及违法违纪问题,由审计署依法移送给相关的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司法机关,进一步查处;
如果涉及专项资金的使用问题,比如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审计署会根据相关规定责令其纠正。
而比较重大的问题,审计署会通过审计报告形式传达给被审计单位,这些单位收到后,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审计署,最终由审计署统筹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同时,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方面,最终的审计情况和整改情况都会通过审计署向社会进行公告。
随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审计工作,尤其是审计整改,原来屡查屡犯的现象有所减少。而像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方面,问题也主要发生在下属单位,涉及金额明显降低。
但在资金预算管理环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源于改革不到位,有些问题涉及面广,整改难度大,因此,还存在如财权事权划分不科学、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中央资金安排交叉重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等问题。(张文晖)